为夯实学生管理工作基础,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导学能力,艺术与教育学院辅导员工作室于2025年11月4日开展“手册精研・赋能导学”专题研讨活动。全院辅导员齐聚一堂,通过“主题分享+集中研讨”模式深研学生手册要点,为构建规范化、人性化的学生管理体系凝聚智慧,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聚焦核心目标:以手册为基,筑牢导学“压舱石”
活动以“精研手册内容,强化导学实效”为核心,紧扣学生管理中的痛点与难点。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代启兵在开场中强调:“学生手册是依规治校的‘标尺’,更是辅导员精准服务学生的‘工具书’。只有将制度吃透、用活,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育人初心。”本次研讨直指学生日常管理高频场景,旨在通过系统化学习,推动辅导员从“被动答疑”向“主动引导”转变,从“经验管理”向“制度育人”升级。
创新研讨模式:双轨并行,让制度学习“活”起来
为避免“照本宣科”式学习,活动采用“主题分享+案例研讨”双轨模式,确保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一是主题分享划重点:代启兵围绕学籍管理、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违纪处分等4大核心模块,结合《学生手册》最新修订条款,梳理出“奖助贷政策解读”等导学关键节点,拆解复杂条款,帮助辅导员快速掌握政策应用边界。

研讨现场
二是集中研讨解难题:针对学费催缴、综合测评评定、办理休退学等实操问题,辅导员们结合工作案例展开“头脑风暴”。通过政策条款与实际场景的深度结合,进一步明确了制度执行的灵活性与边界感,强化了“依规办事”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意识,为提升学生管理服务的精准度与温度凝聚了共识、拓宽了思路。
凝聚育人共识:从“知手册”到“用手册”,赋能成长加速度
经过沉浸式研讨,辅导员团队不仅深化了对制度细节的理解,更提炼出“三化”工作法:解读通俗化:将生硬条款转化为“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的口语化指南;应用场景化:建立“常见问题案例库”,涵盖学业预警、心理危机干预等6大类场景,实现“手册条款+真实案例”的精准匹配;服务前置化:针对新生入学、毕业季等关键节点,提前开展手册专题宣讲,变“事后补救”为“事前引导”。

研讨交流
以研促建,书写育人新篇章
代启兵在总结中指出,本次研讨既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体检”,更是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的“充电站”。下一步,学院将以研讨成果为基础,推动学生管理服务从“规范型”向“发展型”跨越。
此次活动的举办,彰显了艺教学院“以生为本、精细管理”的育人理念,为打造专业化、精准化的辅导员队伍注入新动能,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制度保障。
(艺术与教育学院 文/代启兵 图/陆沛琳 初审:荣凤 复审:刘楚泽 终审:李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