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10月15日至11月4日,应用外语学院组织商务英语专业300余名学生,圆满完成了为期三周、以参与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为核心的校外实训活动。此次实训依托全球瞩目的贸易盛会平台,旨在让学生在国际贸易一线的真实环境中锤炼专业技能,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
实训期间,应用外语学院副院长胡红玲、副院长苏俊懿率实习指导团队多次到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调研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工作内容与适应状态。通过在现场与学生们进行了亲切交流,细致了解他们遇到的挑战与收获,并就专业实践、沟通技巧、突发问题应对等关键环节给予了及时、精准的指导,勉励大家珍惜宝贵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在服务中成长。

指导老师走访广交会并探望学生

副院长胡红玲、苏俊懿探望学生
在为期3周的实习中,同学们凭借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专业素养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通过本次实训,将专业知识深度融入广交会各项运营与服务环节,商务接待、贸易洽谈以及场馆引导、资料整理等多个关键领域。他们以扎实的语言功底、良好的商务礼仪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参与中外客商沟通,展现出的高度敬业精神、快速应变能力和良好的跨文化沟通素养,赢得了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生在广交会实习工作中的合影

苏俊懿、龚轶敏实地走访并探望实习学生
本次广交会实训是应用外语学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有效检验了学生的课堂所学,更极大拓展了其国际视野,提升了在真实商务场景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将继续拓展此类高端实践教学平台,持续推动教育教学与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国际化商务外语人才。
学生实习感悟
24商英3班黄嘉泳:在广交会实训期间,我担任的是荟意餐厅的披萨点单岗位。我觉得这是一次充满成长与温暖的经历,从最初的紧张到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客人沟通,顺利核对口味、完成订单,每一步都让我成就感满满。
最触动我的,是外国友人们的礼貌。无论订单是否复杂,他们总会耐心交流,完成订单后那句真诚的“Thank you”,不仅是对服务的认可,更是对我能力的莫大鼓舞,让我明白用心沟通的力量。这段经历,既提升了专业技能,更让我收获了满满的信心。
24商英9班罗娜:很荣幸能够参与广交会实训,我在真功夫B区担任宣传及前台协助工作,名为“姐姐”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不仅需要你有外向的沟通能力,也要有流畅的英语表达,甚至耐心地解答与甜美的笑容。
在展会期间,我有幸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交流,不仅提升了英语沟通能力,也更加认识到专业服务和礼仪形象在商务场合中的关键作用。
此次广交会之旅,不仅开阔了我的国际视野,也增强了我的职业素养。通过实践,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坚定了不断学习与提升自我的决心。
24商英2班姚琳璇:这次来到广交会作为一名天桥引导员,真是挺有收获的,也让我感到很难忘。天桥是连接全球客商的纽带,每天面对不同肤色、语言的人,一个手势、一句微笑的“这边请”,便能跨越隔阂、化解迷茫。来这里也有机会和外国人交流一下,过程很开心。也认识了一些不同行业的人,交到了朋友。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服务是双向的成长:我们用善意温暖他人,也会在他人的笑容中收获感动。
24商英2班李思敏:作为APP推广员,我认为这是一个向来自各个地区的参展商推荐广交会供应商的岗位,在广交会做APP推广员的这段日子,虽然很累,但也收获满满。这段经历见证了我从最初鼓起勇气上前介绍却屡屡碰壁,到后来能精准抓住参展商需求耐心讲解,每一次的成功推广都藏着我一小步的成长。从第一期的青涩到第三期的炉火纯青,其中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和胆量,而且在推广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真切感受到了外贸的活力与国家的开放力量,这对我来说无可厚非是一个无比珍贵的成长印记。
初审:李新月 复审:郑楚生 终审:罗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