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组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习概课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11-23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切实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我院于1120日在白云校区博学楼成功召开专题集体备课会。学校副校长徐勇军、赵红莅临指导,本次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梅主持,思政课教学指导组成员代表和习概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参加。


会议现场


备课会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如何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主题展开,学院院长刘凤梅强调了将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及时、准确、系统地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指出此次集体备课是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回应时代之问的关键环节,要求全体教师提高站位、深化认识、精心设计、确保实效。

随后,教研室主任魏银立作了题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习概”课程的思考》的主旨报告。报告从七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深入分析了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就融入的重点、难点、方法路径及需把握的原则进行了详细阐释,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指引和丰富的理论支撑。

在说课展示环节,学院教师曾容和李阳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课程说课展示。曾容老师针对课程整体进行说课,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阐述,并介绍在教学实施中的具体设计,在授课过程中深度融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特色与广东本土实践,旨在实现理论讲授、精神传达与职业赋能的三维统一。李阳老师主要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章节内容进行说课,以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的逻辑展开,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的重大观点有机嵌入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教学设计分享。他们的说课案例典型、逻辑清晰、方法多样,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实践教学心得分享阶段,潘水萍老师和付庆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如何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践研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化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他们的分享生动具体,富有启发性,凸显了思政课实践育人、润物无声的独特魅力。


现场分享与交流


会上,副校长徐勇军和赵红充分肯定了本次集体备课会的及时性与高质量,分别对集体备课会发表了指导讲话。徐勇军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课程资源内化,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要深入挖掘具有工贸特色和广东实践的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案例。他重点强调学情分析的重要性,指出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做不同的讲解,课堂更多要以学生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赵红指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渠道,通过集体备课,既可以统一教学共识,又可以统一教学标准,能很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她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职业教育的支撑,课程内容要打破局限从总体育人角度出发,聚焦广东省内产业的特点与校内相关专业做融合,为专业课提供课程思政资源。强调要探索利用数字资源和AI技术等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同时提到要打造马院科研特色平台,拓展教师发展路径。


徐勇军讲话

赵红讲话


本次集体备课会内容充实、研讨深入、交流热烈,有效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教学方向,丰富了教学资源,创新了教学方法,为下一步高质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根据思政课教学指导组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消化吸收备课会成果,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努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许新 图/陈梦瑶 复审:刘凤梅 终审:张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