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双高引领,智绘未来——测绘遥感信息学院的五年“双高”优秀答卷

发布者:100%精准出码规律资料网站发布时间:2025-10-14浏览次数:10

【师德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100%精准出码规律资料网站测绘遥感信息学院自第一期“双高计划”启动以来,始终坚决贯彻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将“双高”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战略工程。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专业群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学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建立健全了“党建引领、产教深融、全周期管理”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专业群最终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验收,累计产出了383项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各类标志性成果,办学成果受到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32家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充分展现了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一、“党建引领”标出双高建设“指南针”

在专业群建设中,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对接“一体两翼五重点”,学院党总支形成“一心双环N立方”的党建工作模式,“一心”指强化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突出对专业群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与带动,推动师生党员凝心聚力助推专业群优质发展;“双环”旨在进一步推进机制建设、基层党支部、风险防范、思想引领、改革发展“五个到位”,形成党建工作内外双循环,进一步拓展党建引领事业发展能力,推动师生党员攻坚克难突破建设中的重点任务。“N立方”是在“一心”“双循环”基础上,透过党建引领,进一步突出与政府、行业、企业等的联合,形成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社会服务等N个四维立方体,破解“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遇到的“中梗阻”,进一步助推产业变革升级。


1 “一心双环N立方”的党建工作模式


双高建设期间,专业群形成了“样板+示范+标杆+先锋+红旗”的“党建引领”矩阵,即1个样板“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套示范“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1支标杆“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先锋“广东省工人先锋号”,1面红旗“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该模式把党的领导融入专业群建设各个环节,有力引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专业群在近三年的“金平果”职教排行榜中名列同类专业群全国第二、广东省第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提供了“工贸方案”。

二、“课赛研创”构筑人才培养“坐标系”

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变革升级,亟须培养跨专业融合并具备多岗位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群以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为载体,探索了一、二年级专业群内打通培养、三年级分方向个性化培养的人才成长新路径,提出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岗课对接、课赛研创”人才培养模式新理念。构建了①“思政引领、岗课对接、能力为重,赛研创嵌入”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将思政元素、新技术新标准、赛研创项目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德技并修;②“课赛研创”四层递进式人才培育体系,引导学生“课中学-赛中练-研中思-创中领”,实现赛教融合、研创并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岗位复杂问题能力;③“四位一体”人才评价体系,设计了与学生学习规律及成长的阶段性规律相适应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控功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2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构建“岗课对接、课赛研创”人才培养体


该模式在校内8个专业群44个专业推广应用,辐射全国20多所高职院校,并被新华社、中国测绘、中国教育报、广州日报等2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双高建设期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地理信息空间采集与处理赛项冠军(一等奖、第一名),“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国家、省级竞赛奖励61项。该模式还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为职业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工贸智慧”。


3 学院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现场(部分)


三、“数智赋能”构建课程体系“经纬线”

针对学生个性化、泛在化、终身化学习需求,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数智赋能”开发教学资源,实现“理虚实一体化”。①“产教融合”建设“体系化”课程资源,校企合作制定对接国家、行业标准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标准,将思政引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产教融合,将企业项目案例、资源等转化为教学资源;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建设思路,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②“校企合作”推广“理虚实”教法创新,依托智慧职教等数字化在线教学平台,通过“模块化教学”“项目化教学”VR/AR支持的“理实虚一体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课堂革命;解决“三高三难”,建设认知型、综合型和探究型三阶段的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将复杂多变、难以再现的外业实训任务搬至室内虚拟仿真环境中进行,实现“云中测绘”平台虚拟仿真资源的有效共享。


4 “数智赋能”构建“理虚实一体化”课程资源


双高专业群建设期间,建成了26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7部开放新形态教材,7门虚拟仿真课程。专业群开发了一批精品课程资源,《工程测量》课程获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测绘类唯一),《无人机测绘技术基础》课程获“十四五”规划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测绘类唯一),获国家精品在线课程1项,建成国家教学资源库1项、入选新一轮建设项目2项。入选2022年度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典型案例1项,入选2022年广东省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2项,为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教学资源的构建、开发提供了“工贸示范”。

四、“博士高工”搭建教学团队“水准面”

立足测绘产业,以“四有”标准,构建思想学识博大精深、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职业水准的金字塔形结构化团队。①强外引,形成德技双馨的兼职教师队伍。引进泰山学者等国际知名专家,引进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技术能手、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省级产业导师等形成兼职教师团队,建设省级工程测量技能大师工作室。②优内培,“三类团队”促进教师能力全面提升。构建课程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类团队,以政治素质过硬、技术技能水平卓越、教学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等为综合目标实施团队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实现团队教师能力“多方位”“全要素”提升。


5 “博士+高工+注册测绘师”的教师创新团队


双高建设期间,立项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广东省资源环境类唯一),获国家级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育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名,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3名,广东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开展包括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培训等7个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国培和职业培训项目。专业群教师团队得到行业高度认可,为打造业界一流的职业教育教师团队提供“工贸案例”。

五、“空天地海”形成实训实践“导航图”

以“空天地海”数据融合为理念,建成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培训、技术服务及技能竞赛“五位一体”的测绘地理信息实训基地,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①以“把地球带回家”为思路,与南方测绘、至远海洋等高端企业围绕天地一体化测绘、空间信息智能处理、实景三维等场景建立产业高端实训室,形成“一院一场五中心”。②以“解决三高三难”为抓手,依托“数字化全景虚拟仿真时空数据库”与“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共享管理平台”,按照“一库、一平台、两场景、N仿真”的框架,通过与多家龙头企业合作,建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③以“协同共建共享”为宗旨,与南方数码、商汤科技等龙头企业共建测绘地理信息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双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协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形成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同承接生产项目与技术技能攻关的长效合作机制,强化协同育人机制。


6 测绘地理信息实训基地建设框架


专业群建设期间,建成多功能、开放式、共享型、模块化的高端实训基地9个,拥有3200多台套测绘地理信息类设备,总值超过1.2亿元,占地面积逾2.1万平方米。获批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测绘地理信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立项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实践示范基地1个,得到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各企业的高度认可,为打造开放式产教融合、实训实践基地提供“工贸样板”。

六、“产业升级”共铸社会服务“星河系”

专业群搭建科教融汇的有效载体,成立“五个中心”及高水平创新平台,促进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打破科教分离的藩篱。①成立“五个中心”,产教融合强技能,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和企业需求,组建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技术中心等五个中心,形成校企沟通桥梁;围绕服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重点行业、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以应用研究为主攻方向,承接社会服务项目;依托无人机测绘技术优势专业,聚焦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实景三维等高新关键技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测绘新技术培训交流高地、华南地区“1+x”证书管理中心、建立无人机AOPAALPA培训中心。②搭建“创新平台”,科教融汇促创新,瞄准粤港澳大湾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前沿技术难题,共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智能服务与融合应用、实景三维建模技术与应用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为研究方向建设创新中心、研究中心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打造高水平科技团队,聚焦实时动态环境的高精度虚拟建模及智能化交互技术,破解测绘地理信息模型快速重建、突发事件的动态应急响应等“卡脖子”难题。


7 “五中心”和高水平创新平台服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专业群建设期间,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项目到款近900万元,发表论文105篇,获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42项,省级以上科技获奖14项;取得12项国内领先的原创技术,获全国测绘科学、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与鉴定累计达24338人次,承接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268项,社会服务效益5268.7万元。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业界广泛认同,形成了具有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特色的“科教融汇”模式,为职业院校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工贸标杆”。


8 学院学生实训实习现场


五年来,测绘遥感信息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学院党总支的扎实推进下,以“双高计划”建设为核心,通过党建引领发展、教学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创新、师资团队优化与社会服务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院不仅在党建工作中成为全国样板与省级标杆,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竞赛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强化数字赋能与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建设成为“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专业群,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职业教育的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