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守正笃实久为功 初心不改引路人——优秀辅导员代表桂晶晶

发布者:100%精准出码规律资料网站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次数:10

【师德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个人简介】桂晶晶,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汽车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3年。先后获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广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广东省“挑战杯”“优秀指导老师”、广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多项。同时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带领学生斩获“挑战杯”国赛二等奖1项、“振兴杯”国赛铜奖1项;指导学生获其他国家级、省级及以上奖项40余项。


守正笃实久为功 初心不改引路人

——扬奋斗之帆筑青年之梦

十三春秋育桃李,一片丹心铸师魂。

她,始终坚守育人一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热忱与坚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以13年的深耕细作,在学生成长之路上点亮理想灯塔。她始终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标准砥砺前行,立德树人,严谨笃学;用实干业绩诠释“经师”与“人师”的统一;用责任担当筑牢育人阵地,获评师生心中“有温度的思政引路人”称号


营造良好学风有风度,培育先进集体有热度

为创建优良班风、营造浓厚学风,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她一直坚守班级“主阵地”,抓好班风“责任田”,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全环境育人“生态圈”,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实习指导老师作用,实行辅导员、班主任、实习指导老师三级联动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培育良好的班级学风和先进集体。通过主题班会、团课、党课等方式对学生开展热爱劳动、技能报国的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人人学劳模、个个做工匠”的氛围。使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成效落实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上。所带的班级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2项,获广东省主题团日竞赛4项,1人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等。


1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证书  


指导科创竞赛有深度 促进技能提升有高度

为提高学生科创水平,提升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她在校期间坚守初心,育人同行,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带领学生走科研创新之路,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目前已指导学生荣获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立项4项,其中省级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项,获省级财政资助总额达11.5。同时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国赛二等奖1项、“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国赛铜奖1、第十届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国家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8篇。


图2 带领学生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

3 带领学生参加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


工作室育人有厚度 实践育人有广度

她一直担任汽车工程学院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依托广东省“潘梦鹞”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特点,开展思政下乡及社区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培根铸魂——劳模讲座、融入技能——第二课堂、科技竞赛——科创报国、学业导师——朋辈指导及社区实践——志愿服务五个品牌活动,带领学生利用所学专业技能常态化开展社区家电义修、支农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基地建设,打造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大课堂”,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在劳动中收获。形成了职教特质明显、专业特色浓厚、文化底蕴厚实、可传承的科技创新育人模式。她立志做一个心中有爱、有情怀的人,用心、用情、用力让辅导员工作有厚度、有广度,用汗水和心血引领青年学生的人生航向,为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目前学院已依托辅导员工作室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80余场,共4300名学生参与,活动覆盖面广、影响力强。工作室的育人模式获广东省教育厅2023年课程思政示范教育案例和广东省教育厅学生工作案例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


4 在辅导员工作室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5  指导毕业班学生修改简历


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 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她以实践育人为抓手,将“三全育人”融入实践教育,打造人人、时时、处处育人的共同体。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时代需求、乡村振兴相结合。她充分运用学院广东省“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育人阵地,深入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凤岭村,开展“柚”约梅县,江湖“虾”见——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地结对,实现双方“双向奔赴”,搭建起“高校供给—县镇搭台—村里实践”三维实践育人模式,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实践过程;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技术技能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推动双百行动走深走实。突击队通过开展新农人电商培训及稻虾营销推广活动、青春助农系列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凤岭村农产品“走出去”提供新思路,为凤岭村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金点子”,助推凤岭村实现产业振兴,共同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突击队获得中国基层网、中国社区发展网及中华网等社会媒体广泛报道。


6“百千万工程”项目获中国基层网及中国社区发展网等媒体报道


树人自树,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向“专家型”辅导员靠近

作为一名大学生理想信念引导、价值取向塑造的“排头兵”,她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以教育家为榜样,在深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不断磨炼专业技能,坚持育学同行,努力向“专家型”辅导员靠近,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理论探索,不断提高学生工作服务水平。承担校内《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劳动教育》等课程教学;运用青年话语体系、努力探索传统文化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打造“劳模+技能”思政育人新模式。主持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9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学生工作案例获国家级及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


7 2025年获全国高职院校“宝藏大学”优秀案例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希望她接下来能够继续对辅导员工作保持敬畏之心,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争当为学生服务的孺子牛、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埋头苦干、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以奋斗照亮前进之路,以责任绘就无悔青春。